这一天,不敢忘!
九一八
一个全体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
1931年9月18日
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段
反诬中国军队所为
随后炮轰北大营
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
日本军国主义自此开始了
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
这一天
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
1931年9月19日的清晨
家住沈阳大南门附近的孙世箴
当时只有10岁
他没想到的是
那一天成了他终生难忘的噩梦
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那一天,孙世箴在街上
看到一支举着膏药旗的军队经过
这时,有个四五岁的小孩儿
跑过去摸日本兵的衣服
这个日本兵竟狞笑着
用刺刀将这个小孩挑起来扛在肩上!
小孩被挑起来后,浑身还在颤抖
就这样痛苦地死去
孙世箴说,那天以后
在沈阳大南门城楼上
天天能看到中国人的头在那里挂着
天天都不一样
那一天
小学生杨增志还不知道
这将是他的最后一课
当时,九一八事变的消息
刚传到距离沈阳105公里的海城腾鳌堡
还没到上课时间
讲授国文课的赵老师
神情严肃地走了进来
赵老师没有按照原计划
讲授课本上的内容
而是满怀悲愤地讲起了
法国小说《最后一课》
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
声音已经哽咽: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
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当讲到这里时
赵老师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失声痛哭
用颤抖的手在黑板上写下
“我是中国人”5个大字
告诉同学们:
“今天也是我们的‘最后一课’
从现在起,我们也是亡国奴了”
上完这堂课
杨增志所在的学校就停课了
同学们再也没看到过赵老师
只听说赵老师参加抗日队伍去了
此后日伪当局开始了奴化统治
杨增志回忆
一开始,日军让学生用墨水涂去
课文中具有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的内容
后来,旧课本一律被焚毁
学校印发了新课本
换了日本老师来上课
“日本老师在台上大讲‘日满一德一心’
可是我们听到的、看到的
却是太原沦陷、南京沦陷、武汉沦陷
成千上万的中国人
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我们作为中国学生,能无动于衷吗?”
“我是中国人”
成了杨增志永远也忘不掉的“最后一课”
日本侵略者的奴化教育
那一天
文史满分的钱伟长
决定转系到物理系
他出身江苏无锡的书香门第
国学功底非常扎实
18岁便以中文和历史两个一百分的成绩
考进了清华大学
而九一八
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九一八后
他跟同学来到了圆明园
看着眼前的凄凉景象
钱伟长当场痛哭
废墟上, 一位清华大学学长正在演讲
说中国近百年以来总是挨打
就是因为科学技术落后
没有飞机大炮
“我听了以后就火了
没飞机大炮,我们自己造
我下决心不学历史了
要学造飞机大炮”
于是,钱伟长决定转进物理系
清华大学物理系大师云集
是学校要求最严格、最难毕业的院系
而钱伟长的物理、化学、英文
三科成绩加一起也只有25分
想进物理系简直是天方夜谭
当时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吴有训
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
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钱伟长缠着吴有训足足一个星期
软磨硬泡之下
吴有训被他强烈的爱国热情所感动
终于松口了:
“一年中普通化学、普通物理
高等数学这三门课
你要能考70分,先让你试读”
为了能达到转系要求
钱伟长废寝忘食地学习
每天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三点一线”
天没亮就赶去科技馆看书
一年后,他达到转系要求
进入物理系
1935年
钱伟长从清华大学物理系顺利毕业